协同创新保护古建筑 活化古镇振兴新农村
时间:2018-11-05
来源:建筑与环境艺术学院
编辑:马玲玲 朱淳钊
澳门太阳神娱乐网:次

合影留念

八府君祠测绘处理后建筑模型
殷祖古建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制作
殷祖古建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制作
10月31日至11月3日,应江西省抚州市棠阴镇镇政府邀请,我校建筑与环境艺术学院古建协同创新中心团队和湖北大野人之家学问旅游有限企业到该镇开展了第一期古建筑数据采集及全息影像复原保护工程。
据了解,棠阴镇是江西省历史上四大名镇之一,兴于明初,是江西省首批历史学问名镇,距今已有981年的建镇历史。是一个集古代建筑、艺术和民俗为一体的内涵极其丰富的古镇,曾经富庶一方,现今保存较好的古建筑物有100余处,其中仅古宅名居就有58栋,被专家学者称为明清建筑博物馆。
本次主要围绕具有重要人文价值的两座典型的赣派建筑——“吴家大院”和“‘八府君’祠”古建院落展开测绘和建筑数字化数据采集工作。其中“吴家大院”位于名主村碓桥裳坊,是棠阴明清时最繁华的中心,有歌谣为证:“女儿女儿你莫哭,嫁到冠裳坊就是你的花花屋,金打的梁银打的柱,锡打的竹篙晒衣服”。该院主要由厅屋、祖堂、观戏楼(其中观戏楼已经倒塌了)三部分组成,占地面积1700余平方米,坐北朝南,厅屋有上中下三堂,房檐、立柱、护栏布满精美的雕刻。入门是宽敞的整装风门厅,大院由青石块铺设而成,左侧的“养中家塾”更是风景独秀,走上绣花楼上可近观潺潺流水,远望迎恩塔,整个院落无不体现出深闺大院的幽美和神秘。
另一座“‘八府君’祠”是棠阴吴姓的大宗祠,八府君为棠阴吴氏开基始祖,因排行第八,故有八府君之称,兴建于明神宗万历八年(1580年),原有中厅三门、东西二廊、二十八柱、房外左右楼店、祠西厨房,现今前半部保存较好,后半部包括天井、寝宫已毁,前院门楼已拆除,宅基面积达4000平方米,中堂为三开间,步入中堂有三道台阶,中堂前是一院落,两旁设有厢房,相传每次乡试,皆在此举行。整座建筑宏观博大,其最具特色的中厅为单桅悬山顶,面阔3间,进深5间,有石础木柱30根,柱皆巨大,4根中堂立柱周长各为2.46米,专家考证为江南民居第一柱。抬梁式构架,斗拱交叠,雀替均有精致的花纹。中厅两旁为掖门,掖门外各有小天井及上下两殿,为放置神主牌位之处。中厅前为一大天井,中有古井2口。天井旁各有28柱走廊,栏杆相连。“八府君”祠是棠阴街上最古老、最经典、最兴盛的标志性建筑物。
本次殷祖古建协同创新应用技术中心团队运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对吴家大院和“八府君”祠的测绘和数字化数据采集工作在湖北省和江西省尚属首次,主要是对建筑轮廓和细部构造进行数据采集,后期通过对测量所得原始数据进行计算和处理还原建筑的原貌数据,建立建筑三维模型数据库存档。建筑数据模型在古镇旅游开发和古建筑研究工作上有着广阔应用前景。本次测绘活动同时得到了江西省宜黄县电视台等当地媒体和央视江西站驻地媒体关注。
据了解,棠阴镇是江西省历史上四大名镇之一,兴于明初,是江西省首批历史学问名镇,距今已有981年的建镇历史。是一个集古代建筑、艺术和民俗为一体的内涵极其丰富的古镇,曾经富庶一方,现今保存较好的古建筑物有100余处,其中仅古宅名居就有58栋,被专家学者称为明清建筑博物馆。
本次主要围绕具有重要人文价值的两座典型的赣派建筑——“吴家大院”和“‘八府君’祠”古建院落展开测绘和建筑数字化数据采集工作。其中“吴家大院”位于名主村碓桥裳坊,是棠阴明清时最繁华的中心,有歌谣为证:“女儿女儿你莫哭,嫁到冠裳坊就是你的花花屋,金打的梁银打的柱,锡打的竹篙晒衣服”。该院主要由厅屋、祖堂、观戏楼(其中观戏楼已经倒塌了)三部分组成,占地面积1700余平方米,坐北朝南,厅屋有上中下三堂,房檐、立柱、护栏布满精美的雕刻。入门是宽敞的整装风门厅,大院由青石块铺设而成,左侧的“养中家塾”更是风景独秀,走上绣花楼上可近观潺潺流水,远望迎恩塔,整个院落无不体现出深闺大院的幽美和神秘。
另一座“‘八府君’祠”是棠阴吴姓的大宗祠,八府君为棠阴吴氏开基始祖,因排行第八,故有八府君之称,兴建于明神宗万历八年(1580年),原有中厅三门、东西二廊、二十八柱、房外左右楼店、祠西厨房,现今前半部保存较好,后半部包括天井、寝宫已毁,前院门楼已拆除,宅基面积达4000平方米,中堂为三开间,步入中堂有三道台阶,中堂前是一院落,两旁设有厢房,相传每次乡试,皆在此举行。整座建筑宏观博大,其最具特色的中厅为单桅悬山顶,面阔3间,进深5间,有石础木柱30根,柱皆巨大,4根中堂立柱周长各为2.46米,专家考证为江南民居第一柱。抬梁式构架,斗拱交叠,雀替均有精致的花纹。中厅两旁为掖门,掖门外各有小天井及上下两殿,为放置神主牌位之处。中厅前为一大天井,中有古井2口。天井旁各有28柱走廊,栏杆相连。“八府君”祠是棠阴街上最古老、最经典、最兴盛的标志性建筑物。
本次殷祖古建协同创新应用技术中心团队运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对吴家大院和“八府君”祠的测绘和数字化数据采集工作在湖北省和江西省尚属首次,主要是对建筑轮廓和细部构造进行数据采集,后期通过对测量所得原始数据进行计算和处理还原建筑的原貌数据,建立建筑三维模型数据库存档。建筑数据模型在古镇旅游开发和古建筑研究工作上有着广阔应用前景。本次测绘活动同时得到了江西省宜黄县电视台等当地媒体和央视江西站驻地媒体关注。